资讯中心

详细内容

商西周时期拱卫王朝的南方门户

  第二章 商周时期南阳社会综合力量的凸起
  
  (公元前十六世纪——公元前221年)
  
  第一节 商西周时期拱卫王朝的南方门户
  
  (前十六世纪——公元前476年)
  
  南阳是商文化的发源地。今陕西商县以东包括今西峡的地区叫商於。传说商的始祖契是由有娀氏之女简狄吞玄鸟蛋孕而降生,“天命玄乌,降而生商”。后来契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任命为司徒,将商於作为封地赐于契,所以契的部族后人被称为商族。当时,契的部落人员活动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一带,他们也因为契而被称为商。南阳是先商的重要源地,是商王朝的诞生地。
  
  商 各部落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经常发生战争,到第二十二个帝王武丁时期,在加强经济力量和提高军事实力之后,先后兴兵征服了北方的山西、陕西、内蒙等地的部落。然后把兵力集中在南阳方城一带,以此为据点,向东征服了江淮流域的虎,向南征服了长江流域的缶、蜀、基方、湔方等诸国,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商王“奋伐荆楚”,统一中国。今日中国的版图范围由此基本奠定。
  
  武丁经过对南方的征战,深知南阳(商朝时称南乡)的战略地位攸关商朝的安危,将他的儿子文丁分封于宛,以巩固商朝的稳定。南阳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绾毂中原、扼控江汉的战略地位开始显露。
  
  商朝时的南阳称为南乡,这里有许多小方国,其中主要的有谢国、邓国等多。楚人也开始在丹淅流域定居生息。
  
  谢国是黄帝的后裔建立了一个小方国,辖区在今南阳市区一带,楚国是祝融的后裔建立,在南阳西部,都城在淅川丹阳;邓国建于夏,在南阳西南部。这几个小方国都具备了国家的雏形,但没有国家或地方政权的组织形式。这些国家不仅是商王朝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还是商朝中央以下的统治机构,统称为外服(中央机构称内服),主要职责是“服王事”,即向商王朝交纳贡品,南阳是商朝时重要的交纳贡品的地区。对国家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
  
  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070年—前771年),不论是政治经济军事还是文化,南阳在中国历史舞台上都具有举若轻重的地位。此时的南阳被称为南土,这里的诸侯国有申、吕、楚、鄀、蓼、邓、卾等。南阳自然条件优越,特产丰富,成为当时统治者向慕之地,王公贵族争相在此获得封地,建立王国。这些封国都“服王事”,每年向周王朝交纳大量贡品,成为王朝重要的物资来源。
  
  西周初期,周文王(姬昌)继承侯王之位后,注重农业经济发展,扩充军队,广纳贤才,积蓄力量,准备攻商。一次周文王外出打猎,在渭水河南岸看到一个垂钓的才人用直钩钓鱼,周文王感到奇怪,遂前往河边问老人之故。老人回答说:“愿者上钩”。周文王深感此人不凡,遂与他攀谈。这位老人的治国安邦之策令周文王叹服,因而把老人请到王宫,封他为军事太师,尊称为太公望。这位老人就是南阳吕国的后人姜子牙。
  
  《史记·齐太公》说:“太公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姜子牙,大名姜尚,东海上人,即泰山琅琊人,因先祖伯夷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分于封于吕国(南阳城西),其后裔就以吕为姓,生息繁衍于此。姜子牙为吕国后人,故为吕尚。
  
  西周中期,鄂国首领驭方联合南夷、淮夷两国首领,在南阳举兵发难,北犯中原。周厉王派兵平定了这次叛乱。厉王之子周宣王即位后,视南阳为拱围周朝的南土,封其舅父申伯(即周厉王的妻弟)于南阳,建立申国。
  
  申伯,西周厉王至宣王时期人。炎帝部落,姜姓,谢氏始祖,申国开国君主。
  
  申伯的封地在淮河上游地区(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一带),周宣王命大臣召伯建造都城,周宣王“饯送申伯还南,防御夷楚,保卫南土”。申伯在谢邑定居,贤相仲山甫称赞申伯为:“崧高维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诗经·大雅·嵩高》)
  
  申伯就国南阳后,改进石、陶生活用具,发展金属生产工具,扩大黄牛饲养,鼓励国人垦荒。同时调整防御思想,加强战车与水军建设,有效地阻止了楚国势力的北进,为南阳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宣王中兴”作出了贡献。光绪《南阳县志·田赋》:南阳田赋之制,於周最善。昔申伯邑序(《潜夫论》),召伯治之百亩而彻焉,故其诗曰:“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美矣哉!王之制也”。
  
  申伯在召伯虎的辅佐之下,发扬南阳好礼重农的优良传统,兴德化、减赋役、大兴农桑。同时支持冶铁,发展军事等,使南阳出现了政通人和,威震四方,誉满万国,诸侯称服的的强国。《诗经》说“南土是保”,“王心则宁”。申国成了周王朝经济和军事支撑之地。
  
  西周末年,周幽王(宣王之子)任用奸人虢石父为卿,又荒淫无度,废王后及太子宜臼,极度宠幸其妾褒姒,立褒姒为后,立褒姒所生伯服为太子。为取悦褒姒,获取褒姒一笑而不断点燃烽火,使社会矛盾激发,国力日衰。面对这种情况,申伯于公元前771年联合缯周、西夷、太戎等国发兵攻打幽王,杀死周幽王,救出王后,在南阳立太子宜臼即位,即周平王。周幽王最终收获“褒姒一笑失天下”的恶果。公无前770年,申伯率众诸侯护送平王至洛阳定都,即东周。
  
  申伯所建立的申国的强大及其对保卫周王朝的重大历史贡献,受到人们的称颂,所以《诗经》中有: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
  
  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
  
  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
  
  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
  
  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
  
  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蹻,钩膺濯濯。
  
  王遣申伯,路车乘马。我图尔居,莫如南土。
  
  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往近王舅,南土是保。
  
  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
  
  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
  
  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周邦咸喜。
  
  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
  
  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
  
  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诗中描述了申伯建立申国的过程、发展申国的经历、对周王室的贡献和对他的功德颂扬。
  
  申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强大,在关键时刻能力挽狂澜,逐灭昏庸无道的周幽王,挽救了周朝的命运,在南阳拥立原太子宜臼即位,成功完成了平王东迁洛阳,充当了扭转乾坤、开辟新时代的角色。
  
  这一时期,南阳拥有仅次于周王都城的政治经济地位,有着攸关中国社会发展的扛鼎之力。
  
  周幽王为满足其妻褒姒一笑而不理朝政,痛失江山,还因此而诞生了“褒女以一笑失江山”这一名扬千古的典故。 (文章来源《南阳历史地位研究》,课题研究:李天岑、周同宾、张书报、王遂河、曹新洲、郑先兴,执笔:曹新洲)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康桥街道康贤路33号8号楼401室
电话:0571-86045102 黄先生  咨询微信:779411987
邮箱:hznysh@hznysh.com
网址:www.zjny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