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详细内容

南阳作家群

 
 
 
(部分作家)


  

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的南阳作家群,以其阵容整齐、人数众多、作品独特,在中国当代文坛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誉为“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地市级作家群”。它不仅是文学豫军的最主要力量,而且在中国文坛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这个创作群体以乔典运(已故)、二月河、周同宾等为领军人物,更有一批骨干人物,如行者、周熠、廖华歌、秦俊、马本德、殷德杰等群星闪耀。他们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和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创作出了一大批诸如《村魂》、《满票》、“清帝系列”小说、《皇天后土》等思想深邃、品位高雅、风格迥异、意蕴久远的精品佳作,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重彩浓墨的瑰丽篇章。青年作家张克峰、窦跃生、赵德玺、王俊义、韩向阳等在《人民文学》、《诗刊》等发表多篇重要作品,异常活跃。南阳籍作家姚雪垠(已故)、痖弦、田中禾、张一弓、周大新、柳建伟、汗漫、赵红都、赵大河等走红海内外。

 进入21世纪以来,这支队伍又涌现出了许多新的面孔,逐渐形成了老中青三代梯队格局,良好的氛围,注定了会有优秀的文学作品诞生。

 

 

 

主要作家

 

 

二月河



    二月河,原名凌解放,1946年生,山西昔阳人。中共党员。1967年高中毕业,1968年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宣传干事、连副指导员。1978年转业,历任卧龙区宣传部科长、区文联主席,1995年当选为南阳市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第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六届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优秀专家。

1984年起着手撰写《康熙大帝》,历4年完成全书4卷共160余万字。第1卷《夺宫》,出版后引起轰动。1卷至4卷由黄河文艺出版社出版,香港、台湾也相继推出繁体字竖排版本。1989年《康熙大帝》获河南省优秀图书奖,1993年获河南省第一届优秀文艺成果奖。

1990年至1992年,他又创作了《雍正皇帝》3卷共140余万字,由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香港、台湾也竞相出版发行。此书获“八五”期间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香港《亚洲周刊》评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之一。香港明窗出版社、台湾巴比伦出版社相继出版中文繁体字体,韩国车老师语文社等即将出版韩文本。1995年,《雍正皇帝》获湖北省优秀图书奖,1996年获河南省第二届优秀文艺成果奖。根据本书改编的60集电视剧1998年拍摄完成,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受到文艺界及广大群众好评。

1994至1996年,他又以惊人的速度,超常的劳动,向读者推出了“帝王系列”第三部《乾隆皇帝》前3卷:《风华初露》、《夕照空山》、《长河落日》共130余万字。2000年获得美国“最受欢迎的海外华人作家作品奖”。

随后,相继出版散文集《二月河语》、《密云不雨》、《佛像前的沉吟》等散文随笔集多部。在全省、全国乃至海内外华人世界享有广泛的声誉和影响。 



    周同宾

 

    周同宾,男,1941年3月生。河南社旗县大冯营乡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河南省文史馆馆员,河南文学院院士。被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光荣称号。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全国百余家报刊发表散文、随笔1400余篇,约300万字。出版散文集《乡间的小路》、《葫芦引》、《铃铛》、《绿窗小品》、《唱给文学的恋歌》、《情歌·挽歌》、《皇天后土——99个农民采访记》、《桥的呼唤》、《豆的系念》、《古典的原野》、《乡关回望》、《还乡杂碎》、《周同宾散文自选集》、《周同宾散文》(四卷)等多种。百余篇作品被《新华文摘》、《读者》、《书摘》、《中华文学选刊》、《散文选刊》、《杂文选刊》、《作家文摘》、《青年文摘》、《东西南北》、《散文海外版》等选刊类报刊选载,收入近百种全国性散文选本,被编入大学文科及中学教材。《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华读书报》、《文艺报》、《河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评介其文学创作情况,数十家文学期刊及学术期刊发表了有关周同宾散文的评论文章。中央电视台于1998年8月14日播出了《周同宾与<皇天后土>》的专题节目。在各级文学作品评奖中30余次获奖。《情歌·挽歌》等三书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二、三、四届优秀文艺成果奖。《皇天后土》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首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散文奖。


    周大新

 



    周大新,1952年生于河南邓州。1970年从军。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发表长篇小说《走出盆地》、《第二十幕》(上、中、下)、《21大厦》、《战争传说》、《湖光山色》、《预警》六部,中篇小说《向上的台阶》、《银饰》、《旧世纪的疯癫》等三十余部,短篇小说《汉家女》、《金色的麦田》、《登基前夜》等五十余篇,另有散文、剧本和报告文学作品共六百余万字。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冯牧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等。有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朝文、捷克文、日文。多部作品被改编为戏剧、电影和电视剧,根据其中篇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改编的电影《香魂女》获第四十三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田中禾


    田中禾,男,1941年生于河南省唐河县一个小商人家庭。高中二年级(1958年)曾出版长诗《仙丹花》。兰州大学中文系肄业。文革中曾遭冤案被捕入狱,平反后进入唐河县文化馆。1985年发表短篇小说《五月》,并荣获1985-1986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之后陆续创作出《落叶溪》、《明天的太阳》、《轰炸》、《印象》、《故园一棵树》、《匪首》等长、中、短篇小说多部,荣获了“上海文学奖”、“天津文学奖”、“山西文学奖”、“世界文学征文奖”和“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等多个文学奖项,一些作品以英、日、法、阿拉伯语译介国外。1987年,田中禾调入河南省文联,先后担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二十世纪末至今,主要致力于《中原丛书》长篇系列创作。新近推出《十七岁》和《二十世纪的爱情》两部长篇。田中禾的作品多以故乡为背景,个人情感为题材。浓郁的乡土气息、丰厚的地域文化,人性的关怀,优美的文笔,诗意的氛围,形式上的开放、创新,构成了田中禾的艺术特色。

 

柳建伟

  

柳建伟,男,河南省镇平县人,1963年10月生,1979年9月入伍并入大学,先后就读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鲁迅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获工学学士、文学硕士,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国家“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贴专家,现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兼文学策划部主任。

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共有小说、评论、报告文学等八百余万字面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北方城郭》、《突出重围》、《英雄时代》、《爱在战火纷飞时》,长篇报告文学《红太阳白太阳》、《日出东方》,电影剧本《惊涛骇浪》、《惊天动地》,电视连续剧剧本《突出重围》、《英雄时代》、《石破天惊》等。曾获第六届矛盾文学奖、第七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夏衍电影文学奖一等奖、首届冯牧文学奖、第九届庄重文文学奖、全国优秀电视剧编剧奖、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十届中国图书奖、首届解放军图书奖、第七届解放军文艺奖、第三、四届四川文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提名奖,长篇小说曾两次入选全国十部献礼作品,影视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鸡奖、飞天奖、金鹰奖、解放军文艺大奖。

 

李天岑
 

李天岑,男,河南镇平人,长期从事行政工作并业余从事文学创作。1978年开始在文学刊物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河南作家协会,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中国作协会员、河南省作协理事、南阳市作协副主席。先后在《奔流》、《西湖》、《河南日报》、《牡丹》、《躬耕》、《青年文学》、《长江文艺》等报刊发表短、中、长篇小说、报告文学三十余(部)篇,二百余万字。短篇小说集《月牙弯弯》1995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找不回的感觉》2005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人精》200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并改编为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小鼓大戏》。2009年连续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娱乐频道及部分省卫视播出。2009年在全国艺术家协会组织的三十年农村题材优秀电视剧评奖中获二等奖。2010年4月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人道》。作为一位官员作家,李天岑在南阳享有较高的盛誉。

  

行者
 

行者,本名王遂河。1954年生,198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南阳市文联。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在《花城》、《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收获》、《山花》、《莽原》、《长江文艺》等杂志上发表短、中、长篇小说。作品结集有《行者小说自选集》、《浪游者》、《大化之书》、《美人市场》、《有关小说写作的几个问题》等,出版有长篇小说《非斯》、《爱谁是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史》。曾被评为八十年代以来中青年小说家五十强,多次获得河南省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行者的小说具有强烈的超验性、先锋性和个性色彩,在南阳乃至全省、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

 

廖华歌
 

廖华歌,女,1958年3月生。自1978 年来,在全国多家报刊共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作品多次被选刊选载,并被数十家出版社选入多种全国性的集子,被央视及省市电台、电视台数次配乐播出,有篇章收入大、中学教材(读本)。获省级以上文学创作奖30余次,部分作品被介绍到港台和海外。已出版诗集《忘川行》、《梦痕》,散文集《华歌集》、《蓝蓝的秋空》、《泥路的春天》、《微雨霏霏》、《廖华歌散文自选集》、《廖华歌散文新作》、《七色花树》、《细节》、《消失或重生》等,散文诗集《朦胧月》,长篇小说《玉皇岭》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供职于河南省南阳市文联。廖华歌的创作尤其是散文创作,敢于不断创新,标新立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全省全国都享有较高的声誉。

  

马本德
 

马本德,男,1953年11月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回乡,做过农民、民办教师、临时工。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郑州大学中文系,1981年底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省南阳市文联工作,先后任《躬耕》杂志编辑、主编、文联副主席。现为南阳市文联正处级调研员、南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马本德于七十年代末期开始文学创作,多年来,在《奔流》、《莽原》、《上海文学》等刊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余篇。其中短篇小说《女教师日记》曾引起较大反响,先后被《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等杂志转载、评论,并获92中外艺术品大展(文艺类)一等奖;中篇小说《秋天的太阳》、《在城市屋檐下》分别获河南省《莽原》文学奖。迄今已相继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淘金部落》、《马本德小说自选集》。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望城》。这部4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以广阔的城市生活为背景,从不同视角描写了一群农民进城以后的种种命运,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感染力和较高的思想和艺术水准,在南阳的现实主义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中,至今无人能出其右。进入2008年,马本德开始尝试电视剧创作,与人共同改编创作了20集电视剧《小鼓大戏》,此剧获得全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题材电视剧二等奖。

 

殷德杰
 

殷德杰,男,1949年9月生,河南省南阳市七里园人。1968年南阳一高毕业后回乡务农。1979年开始文学创作,第二年写出短篇小说《儿子》(《汾水》1981年第四期)、《院墙内外》(《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八月十六月不圆》(上海《萌芽》)、《银河西瓜》(《东京文学》)等。其中《院墙内外》获河南省首届优秀作品奖。之后又写出中短篇小说《鼠·猫·人》(清明)、《开山的女人》(奔流)、《歪歪井有个李窑主》(芙蓉)、《村路》(莽原)、《磨盘村的诅咒》(芙蓉)等。其中《开山的女人》被改编为彩色宽银幕电影。1994年出版小说集《女人的阴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殷德杰小说自选集》(河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出版《老南阳·旧事苍茫》(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完成长篇小说《无弦》。2009年完成长篇小说《百年灵异》。殷德杰是我市创作实力比较雄厚的一位小说作家。其思想深沉,文笔老辣,作品人物鲜活,故事生动,韵味隽永,充满悲剧意蕴,在南阳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具有极大的潜力和无人能比的优势。

王晋康 

王晋康,男,1948年生于河南南阳。少年时期想当科学家,十年文革中断了他的科学梦。68年下乡,71年上山(杨树沟铁矿)。78年考上西安交通大学。82年分配到石油二机集团,曾任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主持开发的沙漠修井机底盘填补了国内空白,获部级科技开发银奖。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兼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河南作协会员。1993年进入科幻文坛,处女作“亚当回归”即获当年全国科幻奖的头奖。自此一发不可收,以《天火》、《生命之歌》、《西奈噩梦》、《七重外壳》、《豹》、《水星播种》、《终极爆炸》等短篇小说,连获全国科幻银河奖共计十四届。迄今发表短篇小说近70篇。长篇小说“《生死平衡》、《生命之歌》、《拉格朗日墓场》、《新人类三部曲》、《十字》、《蚁生》等十几篇,计500余万字。曾获97国际科幻大会颁发的银河奖。《蚁生》获南阳第四届文学艺术优秀奖。王晋康是南阳科幻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家,在全国乃至国外科幻文学界都有较大的影响。



    秦俊
 

秦俊,男,河南邓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史志协会副会长、全国劳模、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从事地方史的研究,发表文章近百篇。出版长篇历史小说12部:《汉高祖刘邦》、《汉武大帝》、《光武帝刘秀》、《汉宫残阳》、《乱世枭雄-别廷芳演义》(与人合著)、《混世奇才庞振坤》、《中国第一霸-齐桓公》、《伤兵东四郎》……其中,有5部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特别是由其《乱世枭雄》改编为14集电视连续剧的《别廷芳传奇》,以及由其《伤兵东四郎》改编为12集电视连续剧的《警世情缘》,受到了美国和日本同行的好评。

  

王俊义
 

王俊义,男,1955年生,西峡县人,现任西峡县文联主席。自1979年起,先后发表中篇小说8部,短篇小说七十余篇,散文二百余篇,散文诗二百多章,诗歌七十多首,随笔及评论八十多篇。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被作家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选入多种集子。《我为我的灵魂》被国家教委教材编审委选入《中学生阅读教材》。《中国的微笑》获得《人民日报》“我们的时代”抒情诗征文一等奖。出版有小说集《蓝湛河,湛河蓝》,散文集《抚摸汉朝》、《村庄与时间》等。

  

刘正义
 

刘正义,男,河南镇平人,1958年12月生。早年曾流落东北等地,1982年毕业于洛阳师院(原洛阳师专)中文系。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小说创作,作品载于《大家》、《莽原》、《清明》、《安徽文学》、《牡丹》、《躬耕》等刊物。2002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纪念》,并获2004年南阳市政府颁发的优秀文学艺术成果一等奖。同年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南阳突破》,该书获2005年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铜奖。2005年出版小说集《胡琴手》。2008年出版长篇小说《城脚》。同年参与根据李天岑长篇小说《人精》改编的20集电视连续剧《小鼓大戏》的编剧。该剧在央视八套、河南卫视播出后引起较大反响,并于2009年获得中国电视家协会颁发的中国首届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二等奖。 

 

宋云奇
 

宋云奇,笔名蓝风,男,1955年出生于河南省南召县。现为南阳市文联《躬耕》杂志常务副主编、南阳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多年来先后创作了三百万字的小说、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出版文学评论集《走近南阳作家群》〔主编并参与写作〕、文学论著《情爱物语》、散文随笔集《飘飞的灵魂》和中短篇小说集《疯狂记忆》、《城市的狗》等。

 

 赵西学
 
 
赵西学,男,1950年2月生于河南省内乡县,1969年入伍,1973年转业至南阳大河铜矿,1984年到北方工业大学进修中文专业。自1983年起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西北军事文学》、《小说界》、《花城》等大型文学刊物上发表一系列中,短篇小说。曾出版长篇小说《红眉》和《桐柏荚豪传》。
 
 
 
赵德玺
 
 
赵德玺,男,1953年生于河南省南阳农村,当过农民、临时工、教师,1975年开始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作品。处女作《不平静的夜》刊发于《奔流》1979年二期,有一定影响。此后陆续在《萘原》、《四川文学》、《青年作家》、《青春》、《当代人》、《长城》、《短篇小说》等刊发表中短篇小说80余篇,出版有中篇小说集《逃离尴尬》、小说自选集《悠悠一片云》。
 
 
 
阎英明
 
 
阎英明,一九五二年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曲屯镇时河。出身贫寒.童年多受磨难,成年后,不得不从文学中寻找出路。曾在生产队里挣过工分,曾混入工人阶级队伍里领过工薪,也教过书,干过村一级学校校长。后因文得益,正式被聘为国家干部后,从事过文化工作、新耳编辑,现供职于县文联。

一九八七年开始文学创作,是年在《广西文学》发表第一篇小说《最后定案》。尔后,相继在《奔流》、《河北文学》、《花溪》、《莽原》、《春风》、《小说界》等刊物发表短篇小说《生财有道》、《寻找原始》、《悲离黄昏》、《漂亮世界》、《手镯》等;发表中篇小说《佛说,地狱没有呻吟》、《给城市擦泪》、《狗一市》、《乡镇行动》、《浪漫村道》、《宗师没了》等;在《现代小说》创刊号发表长篇小说《刀刀见红》。自一九八七年至今,共发表小说作品达一百多万字,其中,《寻找原始》在《莽原》发表后,荣获了路遥青年文学奖二等奖。一九九三年出版了历史小说集《恩爱追杀》;一九九六年出版了反映当代步活的中篇小说集《漂亮世界》;二00五年出版了中篇小说集《涅阳笔记》;二00六年出版长篇小说《染色风》。

  

张玉峰
 
 
张玉峰,1955年7月出生,河南南召人。二级作家,中共党员,大学毕业。历任县教研室教研员、县委宣传部宣传文艺干事、县文联秘书副主席、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等职,现为南召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文联委员,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南召县文协名誉主席,曾荣获河南省文联系统1995年至1996年、1998年、1999年度先进文艺工作者称号。有诗集《红色鸟》、《紫贝壳》、《关山万重》、散文集《听雨》分别为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主编《杏花山》文艺报100期,200余万字,编著有散文、报告文学集《山乡撷英》、散文、小说、诗歌、故事集《北顶五朵山传奇》等书。在文联工作期间,文联工作年年被省、市有关部门评为先进单位。2004年还被评为被誉为河南文学最高奖的《红旗渠杯》,第二届河南文学奖----文学组织工作奖,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县级文联。历年来共组织各类文艺活动2000余次。推出国家级会员4人,省级会员40人,市级会员100余人。个人事略收入国家人事部门出版的《中国高级人才辞典》、《中国当代文艺名人大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10余部辞典。
 
 
 
王韵华
 
 
王韵华,笔名化雨,出生于1953年9月,男,汉族,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人。大学毕业,中共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南阳市文明委、南阳市委办公室工作,现任中共南阳市委副秘书长。七十年代末开始写诗,共创作诗歌、散文诗等四十余本,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十月》、《诗歌月刊》、《星星》、《诗潮》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诗作曾被选入《中国新诗选》、《21世纪中国诗坛》、《中国诗萃》、《中国诗歌十年》、《中国先锋诗集》等多种选本。著有《王韵华诗集》、《岁月风铃》等书籍多部。作品多次获奖。个人资料及部分诗作被选入《 21世纪中国诗人档案》、《中国诗人大辞典》、《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辞典》。
 
 
 
冯继然
 
 
冯继然,生于1960年,南阳市宛城区人,毕业于河南大学。当过农民、工人、干部。历任乡经联社主任、乡长、乡党委书记,新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供职于新野县水利局,任局长兼党委书记。中国作协会员。1994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第一部小说《寻常人家》在《莽原》杂志上发表后,接住又在《躬耕》杂志上发表了小说《江湖》、《奇珍流宛记》等数十篇文学作品。先后在《南阳晚报》、《今古传奇》上发表了中篇小说《情断雨花寨》、《小旋风》、《汉宫双凤怨》等。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九女城》。文心出版社1998年出版了他的传记文学集《古城英烈》,2000年出版了他描写历史题材的中篇小说集《汉宫双凤怨》。河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了他描写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逃亡》。截至目前,冯继然同志已经在省内外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和出版文学作品七十余篇(部),计二百余万字。作品反映生活细腻、真实;人物个性鲜明、活现;情节生动,气势恢宏。多次荣获各项奖励。
 
 
刁仁庆
 
刁仁庆,南阳市宛城区人,1959年7月生。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中时期开始文学创作。1978年参军,先后在《解放军文艺》,《前进文艺》,《前卫报》,《大众文学》,《大众日报》,《临沂日报》,《南阳日报》,《东方》等报刊上发表小说四十余篇。1985年回地方工作后一直从事新闻工作。1996年以后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先后创作并发表的中篇小说《明月照我心》、《漫道情关》、《叶叶总关情》、《有雨的季节》等。《明月照我心》曾被《南阳晚报》连载。从2000年到2005年间,出版了一本30万字的纪实作品集,发表了9个短篇小说,两个中篇小说。小说自选集《有雨的季节》由大众文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四十岁的女人》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现在另一部长篇小说《五十岁的男人》正在创作中。

 
周学忠
 
 
周学忠,1941年生,河南邓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业余文艺创作,发表诗歌、小说、散文、故事、评论、新闻作品近200万字。中原农民出版社于1992年、1993年先后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回龙腾蛟》、《风云际会》,1995年春获中国作协《第二届社会转型与文学发展研讨会》三等奖;1997年文心出版社出版故事集《连环计》,其中的《一百个称心》曾于1981年获上海《故事会》优秀故事奖;1985年获《河南省民间文学二等奖》;1986年获中国故事学会首届年会优秀故事奖;1999年由作家出现社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楚天浩歌》,获北京伯乐杯首届文学大赛优秀奖。
 
 
郝树声
 
 
郝树声,男,河南省方城县人,1955年出生。曾任南阳经贸学校副校长,现为内乡县宛西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书记。2005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长篇小说《镇委书记》、《侧身官场》、《怪味沧桑》、《隐形官阶》、《商埠雄魂》,创作电视剧本、短篇小说、文学评论十余部(篇)近百万字。曾获得和谐中国2008年度最有影响力作家称号。《镇委书记》获得2008年度优秀作品奖。《侧身官场》、《怪味沧桑》、《隐形官阶》三部曲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提名奖、南阳市“五个一工程”奖。南阳市科学技术拔尖人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张天敏
 
 
张天敏,女,河南省邓州人。她的诗歌和散文在《当代诗歌》、《长江诗报》、《女子诗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发表。并在《热风》杂志、《河南日报》、《黄河文学》、《青年文学家》发表散文。《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19万字的散文集《逝梦的河》。2002年5月,漓江出版社出版她的长篇小说《女人桥》。2002年10月又在《小说选刊》赠刊号发表该书的小说故事缩写。该书还获得南阳市长篇小说精品工程奖和南阳市政府优秀文学奖。2004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她的长篇历史小说《张仲景》。个人资料被《南阳文化丛书》、《河南作家词典》和《中国新闻周刊》收录。为邓州市科技拔尖人才,南阳市第三届人大代表,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韩向阳
 
 
韩向阳,男,1961年12月生,河南省西峡县人,河南大学外语系毕业,当过教师、乡镇干部。1985年开始发表小说,至今计有近80万字。出版过小说集《野村》、《玉米林随风起舞》。小说《耳巴子》、《遥远的麦田》获河南省优秀青年作家奖.河南省优秀文学奖。
 
 
盛丹隽
 
 
盛丹隽, 1965年生于江苏丹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01年4月参加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代表大会;2003年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二届高级研讨班。198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至今,已在《人民文学》、《十月》、《小说月报》、《花城》、《山花》、《飞天》、《作品》、《莽原》、《延河》、《奔流》、《福建文学》、《厦门文学》、《芒种》、《小小说选刊》等,发表中短篇小说70余篇(部),计120余万字。短篇小说《重奏》被《小说月报》(1993.9)转载,并选入《河南省建国以来优秀短篇小说选》;短篇小说《黄色的雪》获河南省首届文学新人新作奖;中篇小说《黑色舞蹈》获首届中华铁人文学奖。现居河南南阳,供职于河南油田文联。
 
 
 
李雪峰
 
 
李雪峰,河南省西峡县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读者》、《意林》、《格言》等杂志签约作家,报刊专栏作家。 迄今在《北京文学》、《散文天地》、《散文百家》、《中国散文家》等发表散文200余篇 ,在《诗刊》、《星星诗刊》、《诗神》、《诗歌月刊》等发表诗歌400余首,数十篇作品先后被《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中华文学选刊》等选载,十余篇作品入选国家散文年选,《2005年中国最佳散文》、《2005—2006中国优秀散文》、《21世纪中国经典散文》、《新世纪优秀散文选》等选集。获第三届老舍散文奖等文学奖项,多篇作品被选入国家中小学《语文》课本和新加坡中学课本《中学华文》。 已出版散文集十四部,其中三部作品被台湾买断海外版权,在台湾和东南亚发行繁体字版。
 
 
水兵
 
 
水兵,本名乔海军,1966年生,唐河县人。河南省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自1987年3月发表作品以来,先后在《诗刊》、《散文》、《散文世界》、《莽原》、《当代小说》(新诗文版)、《躬耕》、《南阳日报》、《南阳晚报》等20多家刊物发表诗歌、散文200余(首)篇,获地市级以上文学奖十余次。作品曾获2004年度全国报纸副刊文学作品三等奖;2005年“中国首届散文精英奖”;南阳市第三届、第四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河南省五四文艺奖。2003年被推评为“南阳作家群”十位青年作家之一,2008年南阳市首届签约作家之一。作品被选入七、八种选集和年选。出版有作品集《家园》、《望乡》。
 
 
 段舒航
 
 
1999年秋入读鲁迅文学院,2000年开始小说写作。也就是从2000年开始,舒航厚积薄发,用感性的目光审视身边的世界,以传统现实生活为基础,以独特的创作视角,以现代派的叙事手法,努力呈现存在和现实世界的真实。短短几年时间,他已在《躬耕》、《山花》、《山西文学》、《北京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了《一个少年与一条河》、《红鲤》、《远去的红汽球》、《午夜间的一次奔逃》、《怀念传说中的一条黄鳝》、《朋友老金的最后一个夏天》、《新四军时期的爱情》等10多部短篇小说,《喜相逢酒楼》、《妹妹你是水》两部长篇小说也相继杀青。
 
 
祖克慰
 
   
祖克慰,男,1965年12月出生,高中文化,中共党员,汉族。原籍河南省南召县石门乡寨沟村,现供职于河南省南阳市农村信用社培训中心。1985年从事文学创作以来,先后在《散文选刊》、《丑小鸭》、《热风》、《河南日报》、《农民日报》、《文化时报》等56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余篇。出版有散文集《守望家园》、《故乡恋歌》、《乡村文化人》三部。1998年加入南阳市作家协会,1999年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有多篇散文获奖。
 
 
 
熊鹰
 
 
熊鹰,1963年生,河南省南阳人。自1985年至今,先后在海内外100余家报刊发表作品。现供职某报。
 
 
 
蒙蒙
 
 
蒙蒙,本名蒙福全,祖籍陕西省旬邑县,现供职于南阳油田新闻中心,当过10余年文学刊物编辑,上世纪末开始小说创作,有长篇小说《爱情像整蛊》在沈阳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失控》、《去白河的怎么走》等约30余万字在《延河》、《山花》、《热风》、《地火》、《躬耕》等纯文学杂志上发表。其中短篇小说《赁客》被《小说选刊》转载。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会员。
 
 
 
一地雪
 

一地雪。本名秦岭。女。生于六十年代。自2002年开始触网写作,迄今在大型文学网站发表小说散文诗歌五十多万字。

2004年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散见《诗刊》、《绿风》、《诗歌月刊》、《河南日报》、《南阳日报》、《躬耕》、《东京文学》、《京山文学》等。有作品收录《感动大学生的100首诗歌》等多种版本。2005年10月参加中国西峡第四届伏牛山诗会,作品刊登于《诗歌村》。2006年2月,《河南日报》报道了王钢《网上蚂蚁在飞翔》电话访谈录,并刊登了本人代表作组诗《一只蚂蚁的尖叫》。5月参加了由河南省作协、河南文学院、河南省诗歌学会联合举办的“河南省五位青年诗人作品研讨会”,6月6日《大河报》对此次会议做了较详细报道。有作品收录于《金三角》、《且听风吟》、《诗先锋》等网络民刊。荣获第二届“华夏作家网杯”全国文学大赛优秀奖、“华夏龙魂杯”全国诗歌散文大赛优秀作品奖、“蓓蕾杯全国诗歌散文大奖赛”优秀作品奖等。
 
 
魏丛枫
 
 

魏丛枫,男,汉族,1962年10月生于河南省社旗县兴隆镇温桥村。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社旗县作协主席,中国最后一批下乡知青,务过农,做过工。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小说创作,迄今已有一百多篇小说散见于全国多家报刊,并有多篇作品被《小小说选刊》等杂志选载,曾数次在全国文学赛事中获奖。

他的小说集《血脉》2004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该书2005年获南阳市人民政府第三届优秀文学艺术成果三等奖,同时,他的创作情况被收录到《小小说作家辞典》一书中。
 
 
张中坡
 
 

张中坡,1974年2月生,方城县博望镇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作品集《千年大雪》和散文集《内心的动荡与回响》、《写在盆地边上》。他一直坚持两条写作信念:1、写作不是自己赖以生活的技能,却是自己一生的爱好。2、在寒冷的冬天,用薄弱的文字点燃生命深处的激情。他朴实厚道,温文尔雅,浑身透着真淳的书卷气,其文亦如其人:真情涌动,简约幽远。作品获南阳市二、三、四届文艺成果奖等奖项。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康桥街道康贤路33号8号楼401室
电话:0571-86045102 黄先生  咨询微信:779411987
邮箱:hznysh@hznysh.com
网址:www.zjnysh.com